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(新華社記者何毅)四鄰安則自家興。家如此,國亦然。
      中國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、利益攸關。隨著世界格局的深刻變革,中國的周邊環境正在發生複雜變化,周邊外交的戰略意義進一步凸顯。要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的奮鬥目標,維護好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,構築穩定友好繁榮的周邊戰略依托至關重要。
      十八大以來,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周邊外交,經略周邊新視界引人註目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“親、誠、惠、容”周邊外交新理念,是中國傳統睦鄰外交的延續,更是急速變幻的形勢下對中國自身發展與世界大勢互動的最新思考。
      ——和親睦鄰,夯實睦鄰合作民意基礎。
      關係親不親,關鍵在民心。
      中國承諾:未來10年內,向周邊國家增加逾4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;未來5年,與印度尼西亞實現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訪問;未來5年,為巴基斯坦培訓1000名漢語教師,併在巴增設多家孔子學院;2014年,與蒙古和印度舉辦“友好交流年”;向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增資2億元人民幣,重點用於深化雙方人文交流與能力建設。
      廣交朋友,廣結善緣。中國通過不斷加強對周邊國家的公共外交、民間外交、人文交流,讓更多周邊國家民眾體驗並分享中國發展經驗,進一步夯實睦鄰合作的民意基礎。
      ——以誠相待,高層互訪助推政治互信。
      印度聯邦議會上院議員塔倫-維吉伊表示,習近平關於中國周邊外交重情義、講誠信的理念非常重要,這一理念將加深亞洲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,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建立命運共同體。
      履新首年,習近平主席、李克強總理首訪首站都選擇了周邊國家,中國還與周邊21個國家開展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級別交往。雙方在雙邊和多邊不同層次互動頻繁:中國積極推動與東盟、上海合作組織等框架內各項合作;俄印蒙三國總理同一天抵華訪問,創下紀錄;與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雙邊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;中俄元首5次會面,雙邊各領域合作提升至新階段。
      講好中國故事,提供中國方案。中國領導人親和、務實的作風有力引領中國與周邊國家增進戰略互信。
      ——互惠共贏,傳遞中國發展正能量。
      今年以來,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在各種場合全面介紹中國經濟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,闡釋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思路及新舉措。他們傳遞出堅定而清晰的信號,提振了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。
      在傳遞“中國好聲音”的同時,中國也為周邊國家帶來務實合作新舉措。
      中國與多個周邊國家和地區確定貿易發展新目標;提出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、絲綢之路經濟帶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戰略構想;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中國-東盟海上合作基金;中日韓自貿區談判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談判也取得明顯進展。
      中國正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區域和互聯互通合作,努力探索深化同周邊國家互利合作的戰略契合點,使自身發展更多惠及周邊。
      ——倡導包容,樹立和平發展的中國形象。
      對於我國同周邊一些國家在海洋權益、島嶼歸屬、領土劃界等問題上存在的爭端,中國以“積極而有所作為”態度,努力與各方合作,推進對爭端的管控。
      今年,中國和東盟國家啟動“南海行為準則”磋商,同文萊、越南就推進共同開發與海上合作達成一致,與印度簽署邊防合作協議。這一系列實踐都是實現領土、領海爭端從零和博弈向互利共贏轉變的有益途徑。
      亞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。中方的舉動得到周邊國家積極響應,和平共處、包容共進的中國形象正深入人心。
      歲聿雲暮,2013年的中國周邊外交精彩紛呈、碩果纍纍。
      善鄰和睦、伴鄰共榮,新時期中國周邊外交的序幕已經拉開。善謀者勝,遠謀者興——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定位,順應了互利共贏的時代潮流。中國將繼續與周邊國家一道,為建設持久和平、共同繁榮的世界作出不懈努力。  (原標題:善鄰和睦 伴鄰共榮 新時期中國周邊外交序幕拉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75spxdy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